



4月2日,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邀請專業課老師王中強副教授,在長沙博物館為土木建工系學生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
課堂上半節,王中強帶同學們重點參觀了長沙古代歷史一展廳“五一廣場底層剖面場景”、各時期瓦當以及三展廳的“房基遺址-宋代涵渠及城市模型”“明代城墻磚”“長沙城模型”等與土木息息相關的文物,并結合博物館特展活動講解與專業相關的文物展品,巧妙融入專業課程教育。參展過程中,老師一邊授課,講述相關專業知識,同學們一邊聽課,同時更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堂下半節,王中強以“土木工程的內涵和發展史”為主題,在博物館教室從材料、工藝技術、工程分工、理論知識、具體施工等各方面為同學們講解古代、近代、現代土木工程發展歷史以及土木工程發展未來,展現了土木工程材料的多功能、智能化發展,土木工程項目趨大、全、新并向太空、海洋、荒漠開拓,土木工程規劃設計科學化、自動化,施工建造精細化、工廠化以及可持續發展是土木工程未來必經之路等。
下課后,同學們意猶未盡,熱烈討論土木工程的未來前景以及自身就業方向。21級建筑工程專業湯杰同學表示,“第一次這樣上專業課,又生動有趣又能學到知識,感覺知識都活了起來!”
據悉,本次教學是繼長沙理工大學“如果文物會說話 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又一特色亮點活動,旨在創新專業課程教學方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將課程育人、實踐育人與文化育人有機融合,強化價值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大學生專業教育與課程思政融會貫通,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
(文/武建偉、 張強 、李諾 圖/張紫淳 一審/武建偉 二審/張強 三審/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