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經常性思想工作是針對官兵思想和現實問題常態化開展的教育活動,是我軍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所具有的經常性、針對性、及時性、群眾性、滲透性等特點,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強化責任、端正態度,帶著溫度和情感抓好抓實經常性思想工作,涵養官兵友愛、團結和諧、奮進有為的新風正氣。
基層官兵的思想問題,主要靠經常性思想工作解決,主題教育、基礎教育的成果,也要靠經常性思想工作來補充深化和鞏固提高。這項工作雖然主要由基層干部來組織,但各級黨委、領導干部和政治機關都負有組織指導的責任。一是堅持領導帶頭“抓”。身教勝于言教,領導干部先行示范是無聲的教育。各級黨委要把經常性思想工作納入黨委議教常抓常議常督導,各級領導干部親自教、經常抓,利用集會、參加活動、下部隊等各種時機進行教育示范,叫響“看我的、跟我來”,以人格力量和行為示范感召官兵,讓官兵跟著走、照著做。二是擔起責任積極“管”。各級政治工作部門負有統籌指導經常性思想工作的職責,要把掌握部隊思想動態、研究經常性思想工作課題、及時部署教育計劃作為重要內容,把提高經常性思想工作能力作為政治教員培訓、幫帶、評比的重要內容,形成經常性思想工作與集中系統的政治教育互相聯系、互為補充的抓教態勢。三是發動大家共同“做”。經常性思想工作沒有特定的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人人都可以做,人人都在教育中。開展好這項工作,關鍵在于提高各級干部骨干的責任感。基層主官要主動擔起教育責任,并發動干部骨干一起做,形成合力抓教育、時時搞教育的濃厚氛圍。
如果把基礎教育、主題教育比作是“陣地戰”,經常性思想工作更像是“遭遇戰”,具有見縫插針、零打碎敲、一人一事的特點,越及時越有效,針對性越強越能觸動人心。一是找準問題。官兵思想的堵點,就是教育的靶點。找準問題方法多樣,比如,在基層連隊開展“我心目中的連隊”活動,人人一張紙、個個提愿望、定期收意見,基層干部從片言只語中找準問題、摸清兵情,從官兵言談舉止、喜怒哀樂中找到“思想扣子”;在官兵中開展“大國軍人應該是個什么樣”“事業和家庭可以兼得嗎”“究竟怎么看待金錢”等問題討論,在大家談、互相聊中找準靶子、研究制訂對策,防患于未萌。二是選準時機。人的思想問題具有復雜性、突發性、普遍性、個例性等多種特性,開展教育必須把計劃性和隨機性結合起來。對于普遍性問題,要列入計劃,專門利用教育時間集中組織。比如,以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愛黨愛國愛軍教育,不斷厚植官兵家國情懷,強化官兵奉獻意識;利用點名出操、新聞聯播前后、飯前集合、訓練間隙等點滴時間抓教育,兩三分鐘不嫌短,三五句話不嫌少,把教育的及時有效作用發揮好。三是把準內容。有計劃的經常性思想工作課題,應突出理想、道德、法紀等主線,重點圍繞立身、處世、做人、干事展開,具體針對官兵普遍性、傾向性、典型性問題確定內容。基礎性、常態性的思想引導,可以結合讀書體會、一事一議等形式展開,教育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不相符的思想觀念,要發動官兵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理直氣壯地批判抵制,隨時隨地搞好一人一事教育。
愛是教育的靈魂。經常性思想工作常常以具體人、具體事、具體問題為切口,重心始終是關心人、幫助人、鞭策人,達到引導人、塑造人、培養人的目的。現實中,有的基層干部雖然看似把經常性思想工作抓在經常,但忽視對官兵的現實關切和情感關照,內容方法與人心、人性擰著勁,難以產生情感共鳴。做好這項工作,態度上需要“和風細雨”。以相互尊重為前提,以啟發引導為基本方法,把“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作為隨機教育的重要形式,堅持有一說一、就事論理,批評不上綱上線,說理不強壓硬灌。語言上需要“接地氣”。“接地氣”的教育透著“兵味”,體現著與官兵平等相待、平等交流的態度,更能走進兵心。要堅決摒棄脫離實際、自說自話和脫不開稿子、說空話套話等不良做法,注重結合自身學習理解談思考感悟、提倡導建議,講官兵聽得進、聽得懂的暖心話、實在話。道理上需要“深入淺出”。堅持小切口、挖深井,把理論要點與部隊使命任務和官兵思想認知融合起來,把上級要求與身邊人、身邊事結合起來,把思想蘊含的理講透、把內心深處的扣解開、把對接實踐的路打通,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作者:夏國東 單位: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政治工作部)
來源:《解放軍報》2022年08月29日
鏈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829/c40531-3251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