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推出《開學第一課》,我校91級校友李江作為護旗手亮相第一課。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打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歷史長卷,講述了與五星紅旗緊緊相連的高光時刻與動人故事,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多次出現在節目畫面中。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被譽為“21世紀第八大奇跡”。作為護旗手的李江就工作在港珠澳大橋,歷時10年,全過程參與了島隧工程、橋梁工程、鋼結構工程、橋面鋪裝工程及房建工程的建設管理。主要負責項目建設期的施工組織、質量管理、進度管理、界面協調及交(竣)工等工作。
李江1995年畢業于我校港航專業,在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積累了15年的一線施工經驗,2010年4月加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先后擔任工程管理部副部長、橋面鋪裝工程辦公室主任,現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委員、工程管理部部長。工作過程中多次獲得管理局明星員工、明星部長、優秀黨員、2016年廣東省發改委優秀黨員、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帶領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管理部團隊獲得2018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我校校友的身影,他們來自公路、橋梁、土建、港航、機械、測繪、會計、管理等多個專業,在項目管理與技術創新方面,很多校友充當著領軍者與骨干角色,在理念創新、管理創新以及核心工藝和施工組織方法的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面多有建樹,涌現出了全國勞模、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最美職工等一大批典型。
“能被邀請參加《開學第一課》,很榮幸。”參加完《開學第一課》的李江向筆者表示,港珠澳大橋是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技術最復雜的集橋—島—隧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對中國工程技術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中國由橋梁大國邁入橋梁強國的標志性工程,港珠澳大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橋梁建設者的智慧,也是中華民族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行業突破的工匠精神的集中體現,希望青少年能永葆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奮斗。
(文/喻玲 圖/《央視第一課》視頻截圖 審/鄧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