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暑期,在研究生院的組織下,我校學生社會實踐團奔赴各地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到汨羅市,調研“互聯網+”思維下的特色農產品銷售路徑,為特色農產品觸網銷售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對策建議,引起“湖南教育網”、“華聲在線”、“湖南省學位辦門戶網站”的廣泛報道,反響熱烈。
在調研期間,實踐團成員進行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調研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在羅成社區、公園小區、天都花園等居民小區,實踐團成員首先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向居民解讀了“互聯網+”理論,并以現場問答、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消費者對特色農產品接受程度、網絡購物等方面情況;在汨羅市中心集貿市場、汨羅市大市場、歸義超市等農產品銷售市場,實踐團成員向商戶詳細了解了現階段特色農產品的需求狀況、產品的市場銷售前景等方面情況;此外,實踐團成員還對汨羅市農業局等部門進行了集中走訪,了解了當前省、岳陽市、汨羅市針對特色農產品的政策與發展思路。
通過整合居民小區、農產品銷售市場、政府部門等方面資料后,實踐團成員來到了汨羅市華天生活園、長樂甜酒產銷合作社、大荊西瓜產銷合作社、古培水稻生產合作社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合作企業。在走訪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生產企業銷售渠道單一,商品銷售很難突破量;傳統銷售中價格受到了來自收購商的擠壓,利潤空間較低;產品知名度不高,銷售區域狹小等方面問題,制約了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對此,實踐團成員通過“微”宣講的方式,向生產合作企業成員解讀了“互聯網+”的銷售理論。在宣講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除了講解“互聯網+”的理論概念之外,著重將企業銷售困境與前一階段收集的消費者、市場、政府部門等方面數據和資料進行有機結合,使企業主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獲。此外,實踐團成員還針對企業生產產品類型為規劃出一條與之相符的“互聯網+”銷售路徑,受到了企業主的高度贊譽。
該社會實踐團成員通過暑期實踐這個平臺,以“進農家”、“訪企業”、“走社區”、“進機關”、“入集市”等方式對汨羅市特色農產品家庭作坊、特色農產品生產企業、居民住宅社區、政府部門、特色農產品銷售市場進行了全面集中的走訪調研,為汨羅市特色農產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貢獻力量。
新聞鏈接:
湖南教育網:《長沙理工暑期實踐團助推“互聯網+”進農家》http://www.hnedu.cn/show/219,755.html
華聲在線:《長沙理工大學暑期實踐團助推“互聯網+”進農家》http://txy.changsha.cn/h/7905/20150717/2290533.html
湖南省學位辦:《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團助推“互聯網+”進汨羅》http://xwb.hnedu.cn/xwbnews/HTML/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