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2013年度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 2014-01-08 11:11:20 瀏覽量:
2013年是學校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加快推進規劃落實的關鍵之年。本年度學院緊密圍繞學校工作重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科建設年”活動,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點內容,以轉變作風為重要保證,以建立完善各類管理制度為重要抓手,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為加快學院轉型發展而不懈努力。本年度,計通學院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取得了新的成績。主要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開展“學科建設年”活動,加強科研與平臺建設工作
2013年學院在完成科研核心目標任務方面,完成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立項2項、973預研項目子課題1項;EI收錄 27 篇次,SCI收錄3篇;主持完成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項;進校經費近500萬元,省教育廳重點、青年及省科技計劃項目共計五項。2012年是科研線索最多、科研部署管理任務最重的一年,在軍口、交通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抓緊做好2014年國自科基金項目申報的前期準備工作,督促年輕博士盡早提交申報書初稿。加大學術交流的力度,今年以來,派出近20位博士參加在長舉行的中國計算機大會年會,累計派出年輕博士、骨干教師外出考察交流40余人次。
實驗室建設方面,完成2012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項目——網絡與信息安全實驗室的招投標、實驗室部署等工作;抓緊進行2013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項目——數據融合與服務計算工程中心的方案論證、標書制定工作,保證該項工作進展與學校要求同步;我院“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新能源管理與智能控制”實驗室正進行場地設計工作。
二、確立本科教學中心地位,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育人水平
依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目標,貫徹執行學校2013年的教學工作要點,以系(部)建設為重點,深化教學管理改革;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突破口,加強“本科教學工程”建設,深化專業建設內涵;加大實踐教學改革力度,穩步推進學院“卓越計劃”,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切實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今年本科教學工程(含質量工程、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完成各專業2013年培養方案(本部、城南)的制定;“卓越計劃”培養方案完善與修訂。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獲批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完成網絡工程特色專業檢查、校精品課程檢查《移動通信》、校教學團隊《程序設計》教學團隊檢查。
2013年教研教改課題立項及進展、論文情況,教研教改論文發表4篇,2013年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校立項5項。結題驗收項目省級3項、校級5項合格。年度檢查(中期)合格已8項,經專家審查全部合格;組織開展2012年湖南省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自評工作(王新、陳曦、盧蔓沙、姜蕊輝)。
在課程考核考試改革上,今年全面實施VB機考的改革;學院專業公共課建立《計算機電路》、《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原理與技術》、《數據庫原理與技術》四門課程考試庫;深化課程考核改革,向學校申報《Java程序設計基礎》等14門課程實施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獲批9門。
網絡課程申報情況,加強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全面推進網絡教學應用,切實提高教學過程信息化水平。上半報評選立項《數字通信原理與技術》等4門(含實踐環節)校級優秀網絡資源課程,下半年申報《數據結構》等7門優秀網絡資源課程,學校還在評審。
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申,2013年度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2項、省級立項3項,校級立項10項,結題2項;配合學校組織參加完成了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實驗成果展暨創新論壇徽標征集和評審工作(廖年冬、鄭斌、龍敏)。
2013年教師教學獲獎情況,推薦網絡工程系參評2014優秀教學基層組織;2013年度教學優秀獎:王新、陽慧兩位老師;2014年度推薦蔡爍、熊兵、鄭斌3名優秀教師參評校教學獎評議;推薦姜臘林、彭玉旭兩位老師參加第二屆教學奉獻評選,進入第二輪;曹敦獲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競賽比賽一等獎、校級一等獎,獲湖南省“芙蓉百崗明星”。
學科競賽及學生獲獎,學科競賽: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級二等獎1項、湖南省大學生計算機作品大賽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全國大學生工業自動化挑戰賽三等獎2項。劉健等9位畢業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被評為2013屆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論文)。
教材建設方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研究室《軟件測試技術》教材正參加校2013規劃教材立項申報。
三、加強學位點建設與評估,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全面促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
鞏固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評估的成果,制定旨在重點提高研究生編程實踐能力以及培養高水平研究生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建立相應培養環節,加強學位論文抽檢,制訂完善研究生獎助學體系。強化學位管理工作,結合了湖南省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評估反饋意見制定了整改意見,并落實在相應環節中,如院內盲審不通過,論文不外送盲審,畢業答辯時導師只能列席,由校外專家當答辯委員會主席,在答辯時要求答辯的研究生必須演示自己研究工作的實現;對專業學位,獲得與論文相關的軟件著作權可以作為答辯的條件;部分實現了研究生培養的淘汰機制,有3個研究生推遲畢業。在省學位論文抽檢中沒有出現C和D。開展了2012級研究生的選題開題工作。到電氣工程學院進行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學習與交流。優化了不唯身份重業績的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名額分配辦法。舉行了云影講壇的3次論壇,研究生學習成長沙龍。完善了獎助學體系,學院三助經費不足時,由學院另外補充。制定了學院的《研究生國家級獎學金評審辦法》。
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大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發揮研究生創新論壇的作用,著力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修訂了2013-2014(1)學期研究生教學計劃; 進行研究生課程《計算智能》的教學研究與精品課程的申報; 為“項目管理”碩士點的IT項目管理方向的“項目管理”課程作了師資安排;開展了2個主持的校級研究生類教研課題研究; 結合省、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要求,制定了學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實踐的初步規劃。開展了1個主持的省級研究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 申報了校級研究生科技創新項目(學校未開評); 進行了學院級2013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中期檢查和結題驗收; 認真組織了學院博力學術論壇已經開講了2次次,分別由國防科技大學
開展建設校外工程碩士招生和教學基地、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基地的工作。開展了工程碩士招生規模的宣傳工作,與廣州奧博信息技術公司進行了初步協商,相關協議正在簽署中。
四、以學風建設為中心,進一步創新大學生教育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我院學生工作深刻領會把握“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內涵,以“依靠人、服務人、發展人”為理念,持續發揮“處級干部進班級”的重大契機,以學風建設為抓手,以學生黨建為龍頭,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為重點,大力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持續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不斷健全學生工作體系,現總結如下:
我院狠抓學風建設,結合各專業各年級實際情況,以提升學生上課聽課率、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研究生考試上線率為重點,先后在全院范圍內開展學風建設主題班會、考研經驗交流會、考研輔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取得了階段性建設成果:2013屆本科生畢業生英語四級過級率達到90%,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考研率達到21.29%,同比上升近4個百分點。此外,還舉辦了針對新生的學習經驗交流會以及高年級學生的考研疑難解答、就業指導座談會,定期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博士生舉辦學術講座,讓學生及時了解專業學科發展方向及知識前沿,這些措施都有力促進了我院學風建設。
我院全面落實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建立健全覆蓋了全體學生的“院團校團員培訓——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預備黨員培訓”三級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平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選派優秀教師黨員指導學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民主生活會;選任30名優秀教師黨員擔任學生入黨培養人,確保學生黨員質量;全面實施學生黨員旗幟引領工程和黨員“1+X”工程,建設了學生博客、微博、微信等網絡思政教育平臺;以學校黨建重點課題成功立項為契機,創建并不斷完善“手機黨?!?,進一步拓展手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全年舉辦了各類黨員培訓班3次,團員與學生干部培訓班2次,授課20次,受教育學生近2000人次。
我院積極開展“青春情,中國夢”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緊密結合IT專業特色,推進校園科技活動品牌化建設,成功舉辦第十屆計算機科技文化節與計算機科技博覽會,各類文體活動,取得了全?!皬娛直被@球賽冠軍、體育文化節板報三等獎、啦啦操三等獎、寢室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獎等多項優異成績。
我院積極創新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機制,以大學生“挑戰杯”為突破,以學校學生科技立項活動為依托,不斷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2013年, 我院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共榮獲國家級獎項25人次、省部級獎項31項、校級獎項100余項。特別是今年我院學生參加國際ACM比賽,獲得了亞洲賽區銅獎的歷史性突破的好成績。我院分團委被評為全校 “科技活動先進分團委”。
我院積極構建多方位多渠道的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E站心晴”成長輔導室為依托,以網絡心理教育平臺為特色,建立了“手機心情站”的手機心理服務平臺,結合計算機專業特點,組織各年級開展成長輔導工作,特別是在新生中開展了陽光啟航計劃與心理普查工作,在高年級學生中開展“E路領航”學業輔導等系列活動,不斷健全完善朋輩輔導員隊伍建設,建立了及時準確的信息溝通渠道。
我院積極開展學生就業工作,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培養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構建“三全”就業工作體系,廣開就業渠道,做好就業服務,持續建設和管理好就業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學院就業工作相關的規章制度,提前開展就業困難學生幫扶工作,積極探索舉辦IT專場招聘會,認真準備“一把手”工程評估工作。截止2013年11月份,本科生應屆畢業生總就業率為90.5%,14屆畢業生總就業率為53%,取得了較好成效。
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強化內部管理,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提升學院整體實力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不斷提高學校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作風建設,厲行勤儉節約,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切實做到廉潔從教、廉潔履職,提高辦學效益。加強學院基本建設,加強崗位聘任后目標考核管理,深化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實施。優化環境,確保穩定,不斷提升學院管理和服務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講和諧、講大局、講創新。
積極為教職工謀福利,努力提高教職工待遇。加強崗位聘任后目標考核管理,深化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實施。
加強工會組織建設,關注教職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大力推進院務公開,不斷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水平。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工會活動,切實關心學院每一位教職工
學院班子高度重視基層工作,關心學院教職工生活。每位院領導都聯系一個基層工會小組,一年來,看望生病、生小孩教職工10余人次,慰問離退休職工21人次。
學院組織教職工參加校運會并取得教職工團體第六名好成績,組織教職工參加學校健身操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來不斷加強學院文化建設,讓計通學院真正充滿活力,具有吸引力、凝聚力。
我們堅信,只要學院上下團結一心,聚集全體教職員工的智慧,面向學校的轉型發展目標,對計通學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和科學管理進行全面規劃,對學院的發展做出戰略性安排,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大職能,苦練內功,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就一定會實現計通學院新的跨越和可持續發展。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黨委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