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深入永州市藍山縣八甲村走訪調查。
實踐團乘坐班車前往八甲村的途中,只見寬闊平整的路面,清晰準確的路標,還有每一站設立的農村客運站,真正切實做到了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的四好農村建設。
八甲村是藍山縣“四號農村路”示范村落,高大的村口大門,修到家家戶戶的柏油馬路,以及一望無際的農田都彰顯著這個村子的勤勞與富足。在村支書熊學章和村秘書郝良任的引領下,實踐團一行人走進了八甲村八甲小學,在二樓會議室,實踐團成員與熊學章以及郝良任進行了簡短的的交流會。會上,實踐團成員詢問:“從我們進村便發現,八甲村的道路建設比相鄰的幾個村更好,我們想知道我們村在哪幾個方面做出了比其他村更多的努力?”熊學章說:“咱們村響應了國家的政策,各項指標均以‘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標準來建設。而從內部管理來說,我們召集村民大會,聽取大家的建議來建設道路。討論完畢后將結果公示給村民,得到大家的認可后,再統一向上級匯報反映。且黨員在建設過程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積極主動與村民去溝通,解決村民的疑惑。另一方面的不足之處,就是我們村的環村路還沒有修建好。若是有了環村路,我們村的交通會更加方便。”
隨后,實踐團分為三支小隊,前往村民家里進行進一步的走訪。有村民反應,“通村村”項目還沒有在他們村實行,且網購主體主要為青年人,取快遞要去縣里,較為不便。且村里道路建好后,維護措施有但并不專業,基本是村民自發組織去維護道路。
由市、到縣、再到村,“四號農村路”永州調研團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親身體驗和感受到了政策的具體實施以及農民心里對道路建設的滿意程度,在最后一天的調研中,實踐團將會回到永州市交通局,做更深入一層的探訪和調研。
報送人: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 楊靖婷
7月15日,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深入永州市藍山縣八甲村走訪調查。
實踐團乘坐班車前往八甲村的途中,只見寬闊平整的路面,清晰準確的路標,還有每一站設立的農村客運站,真正切實做到了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的四好農村建設。
八甲村是藍山縣“四號農村路”示范村落,高大的村口大門,修到家家戶戶的柏油馬路,以及一望無際的農田都彰顯著這個村子的勤勞與富足。在村支書熊學章和村秘書郝良任的引領下,實踐團一行人走進了八甲村八甲小學,在二樓會議室,實踐團成員與熊學章以及郝良任進行了簡短的的交流會。會上,實踐團成員詢問:“從我們進村便發現,八甲村的道路建設比相鄰的幾個村更好,我們想知道我們村在哪幾個方面做出了比其他村更多的努力?”熊學章說:“咱們村響應了國家的政策,各項指標均以‘鄉村振興示范村’的標準來建設。而從內部管理來說,我們召集村民大會,聽取大家的建議來建設道路。討論完畢后將結果公示給村民,得到大家的認可后,再統一向上級匯報反映。且黨員在建設過程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積極主動與村民去溝通,解決村民的疑惑。另一方面的不足之處,就是我們村的環村路還沒有修建好。若是有了環村路,我們村的交通會更加方便。”
隨后,實踐團分為三支小隊,前往村民家里進行進一步的走訪。有村民反應,“通村村”項目還沒有在他們村實行,且網購主體主要為青年人,取快遞要去縣里,較為不便。且村里道路建好后,維護措施有但并不專業,基本是村民自發組織去維護道路。
由市、到縣、再到村,“四號農村路”永州調研團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親身體驗和感受到了政策的具體實施以及農民心里對道路建設的滿意程度,在最后一天的調研中,實踐團將會回到永州市交通局,做更深入一層的探訪和調研。
報送人: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 楊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