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務處工作的基本思路為: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條意見》( 教高[2012]4號),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和學校年度工作總體部署,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深化教學改革為重點,以“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為契機,緊緊圍繞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和關鍵因素,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扎實推進專業綜合改革,深化專業內涵建設,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著力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
2013年,在抓好常規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本科教學工程”建設,推進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學過程信息化水平
1、組織開展“本科教學工程”的立項與建設。繼續組織開展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絡視頻公開課程、優秀網絡教學課程、規劃教材等項目的立項評審與推薦工作,加強對已立項項目(包括“十一五”期間立項的質量工程項目)的建設指導、督查與驗收工作,確保項目建設取得預期成效。
2、加強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全面推進網絡教學應用,切實提高教學過程信息化水平。以提高資源質量為目標,繼續加強網絡課程的建設與管理,進一步豐富網絡資源,拓展網絡課程的教學功能,以網絡課程為平臺與載體,開展合作學習、合作研究、協同創新訓練,提高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積極支持開發各類虛擬、仿真實驗(實習、實訓)教學軟件和實踐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支持平臺與環境,逐步構建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庫。經過2013年的建設,力爭90%以上的課程和50%以上的獨立設置的實踐環節使用網絡資源,且精品課程驗收實行網絡教學資源一票否決制。2013年,繼續開展優秀網絡資源課程的評選工作,計劃評選60門(含實踐環節)校級優秀網絡資源課程。
3、深化課程考核改革,繼續擴大網考課程覆蓋面,加強網考課程試題庫與考試系統平臺建設,對高數類課程、力學類課程實施網絡考核改革;繼續增加實施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課程數量(80門左右),提高已實施專業課程考核改革的課程考核改革質量;從2013級開始,對核心公共基礎課程實施以網考為重點的期中考試改革,加強課程教學過程管理與階段性考核,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4、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條件建設。繼續加強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工作,建設若干間智能多媒體教室,更新部分多媒體教室的老化設備;加強教室資源管理與維護,優化資源調度,充分滿足實施校院兩級教學運行管理的資源需求。
二、立足專業整合,強化內涵建設,制定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
5、根據2012年專業整理結果,組織開展人才培養需求與發展趨勢的調研論證,進一步明確專業辦學特色優勢與實現途徑措施,在做好專業教師集體研討與校內外專家論證工作的基礎上,高質量地完成新一輪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工作。以培養方案修訂為契機,積極穩妥推進三學期制,不斷優化教學運行管理。
6、進一步推進“按專業大類培養”改革試點工作。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礎上,本年度做好計通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的相關專業按大類培養的改革試點工作,并將改革內容貫徹落實在2013年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中。
7、根據教育部組織的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專業指導規范及國家質量標準,組織啟動與制訂我校專業建設質量標準,進一步明確規范專業建設基本要求。根據省教育廳的工作部署,開展本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調研,起草相應的制度性文件。
三、加大教學改革研究工作力度,確保省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取得佳績
8、加強教學改革研究的立項與過程管理。根據省教育廳印發的《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管理辦法》(2012年修訂)規定,加強往年立項教改項目的過程管理。2013年,計劃立項校級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70項,獲得省級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23項。承辦好交通高教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邀請知名學者專家到校講學,加強我校與兄弟學校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交流。
9、在總結完善《大學英語》、《大學體育》、《高等數學》、思政系列課程等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著力推進大學物理、力學等學科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組織制訂課程改革方案,并將其改革舉措落實在教學當中。以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目標,遴選部分學科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開展改革試點工作。
10、總結推廣教學成果,重點做好2013年湖南省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組織推薦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廣優秀教學成果,將成果固化到2013年人才培養方案中。根據省教育廳和教育部的統一部署,做好國家級教學成果項目的推薦工作,力爭2013年省級教學成果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在數量上和獲獎等級上均有新的突破,實現如下獲獎目標:獲得省級獎6項,國家級獎1項。
四、穩步推進“卓越計劃”,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切實加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11、制訂“卓越計劃”試點專業教學工作考評方案并組織實施,將重點內容納入學校對學院的教學工作目標管理考評體系中,促進相關學院進一步完善制度、規范試驗班的日常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學方法改革。落實教育部“卓越計劃”實施階段檢查有關要求,制定學校階段檢查方案,組織開展教學專項檢查,組織抽查試點專業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落實各專業培養標準。
12、優化2013年學校“卓越計劃”試點專業學生選拔方案,組織相關學院制定各試點專業試驗班選拔、面試細則,做好相關宣傳、協調工作,力爭選拔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潛質與強烈從事相應專業學習和工程實踐愿望和興趣的學生進入“卓越計劃”試驗班學習。
13、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開展“十二五”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97號文件精神,認真做好我校“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申報工作,以進一步促進實驗室平臺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加強學生能力培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13年,力爭成功申報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14、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內涵建設,大力推動產學研結合。2013年,力爭成功申報1-2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好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對現有的6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進行目標考核,確保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建設取得成效。積極探索建立實踐基地自主發展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實現實踐教學功能與服務社會功能有機結合,真正建立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利益共贏的合作關系。
15、提高大學生校內外創新平臺(基地)的建設水平,為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提供優質條件。在2013年,力爭成功申報1-2個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加大經費投入,繼續加強校內已立項建設的大學生創新平臺建設,2013年重點投入建設4個輻射面寬、前期工作成效明顯的校內創新平臺。
16、進一步推進大學生創新實踐 (實驗)教學改革。以承辦全省高校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論壇工作為契機,帶動實踐 (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積極創造條件,利用校內外既有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以省級、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為基地舉辦各種形式競賽,實現“以賽促學、以賽精藝”的目標。定期組織各種知識和實驗技能競賽,讓學生通過實驗和科研訓練,從中接受真實性、情境性的實踐體驗和鍛煉。通過加大經費投入、強化過程管理等途徑,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學科(術)競賽。2013年,大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各類各級學科競賽計劃實現如下獲獎目標:獲得省級獎120項,國家級獎12項。
17、建立高效的實踐教學運行體制,健全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完善實習工作規范、實踐學分互換或認定、創新學習學分認定、實踐成績考核、實習經費使用和管理、基地建設和管理等制度,從經費和制度上保證實踐教學落實與執行,使實踐教學在高效、順暢的制度體系下運行。
18、強化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條件建設,加強對畢業論文(設計)過程的規范管理和質量監督。嚴格答辯要求,提高答辯質量;加大對指導教師的培訓力度,強化過程監控;嚴格審查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開題報告等關鍵環節。
五、改進教學管理工作作風,提高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
19、組織教學管理系統員工積極學習、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相關業務學習,按照“四型”機關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嚴格遵守廉政紀律和自覺履行崗位職責,不斷增強服務基層、服務師生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20、按照校院兩級管理模式,繼續對院(部)教學管理人員開展計算機操作技能培訓和教學管理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學管理隊伍業務水平、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
21、進一步推進考風、學風建設。繼續完善校、院(部)兩級巡考制度,增強監考教師的責任意識,提高監考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強考試過程管理與監控,進一步促進優良考風、學風的形成。
22、進一步加強學籍與成績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學籍學歷管理,認真做好2013年度專升本工作和各類學生的學籍電子注冊工作,及時妥善處理相關學籍異動問題。做好2013屆畢業生畢業資格審核及畢業證、學位證書核發和電子注冊等工作。做好優秀本科生轉專業工作和在校生學年學分清理工作。
23、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做好2014屆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推薦工作
教務處
2013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