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長沙理工大學趙斌老師和李覓老師帶領“實踐團”前往內蒙古博物院與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了解了內蒙古解放70余年的滄桑巨變與輝煌成就,并學習各種可再生能源與煤炭利用知識。

上午,實踐團隊在內蒙古博物館參觀了“文明曙光”“解放之路”“飛天神州”等多個展廳。漫步于“文明曙光”展館,實踐隊員跟隨解說,探尋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感受內蒙獨有的地域文化。轉步至“解放之路”展館,實踐隊員們認真觀看了館內陳列的各種書籍史料及物品,了解內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下,走過實現民族解放的艱難歲月和內蒙古各族人民當家做主的輝煌歷程。在“飛天神州”展館內,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中國航天發展史,深刻領悟到“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趙斌老師教導實踐隊員們:“在日后的工作與研究中,要秉持載人航天精神,同時還要做到特別能團結。只有做到這五種“特別”,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午,實踐團來到內蒙古自然博物館,了解了內蒙古太陽能、風能的基本分布狀況。趙斌老師從環境、資源、技術等多個角度闡述了太陽能與風能能夠在內蒙古大力發展的必然原因,也剖析了光伏發電、光熱發電與風力發電的優缺點。隨后,實踐隊員們就如何提高光伏發電效率和降低光熱發電成本展開討論。趙斌老師表示:“這些問題正是清潔能源發展的一處‘瓶頸’,需要你們在將來的研究中進一步思考,尋找突破瓶頸都方法。”同時,趙斌老師鼓勵實踐隊員們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多方向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并將“知道什么”轉變為“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唯有做到思維上的突破,才能做到技術上的突破。實踐隊員紛紛表示今后將努力學習,謹遵老師的教誨,為能源事業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

下午,實踐團來到呼和浩特供電局。雷瑤師姐為實踐團講解供電公司的運作和內蒙古電力狀況,幫助同學們深入了解供電系統的運作。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通過此次參觀學習,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內蒙古70年來的發展與變遷,對內蒙古豐富的人文歷史和獨特的地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對自己在未來能源事業發展中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文/ 范航銓 圖/夏郁萍 朱小雨 審/張曉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