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最近最好的2019中文,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

三三四

您的當前位置: 三三四> 正文

汽機學院協同育人綜合材料

汽機學院協同育人綜合材料

我國正處于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目前在培養適應大工業化時代發展的工程人才時存在諸多條件限制:一是校內工程實踐能力訓練資源嚴重不足并與行業脫節;二是有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尚未構建完善;三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還缺乏全員育人機制保障。這些不足加劇了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為此,本專業從校企協同、科教協同、創業平臺協同與跨學科協同四個方面入手,搭建校企、校地、校行、校內全方位協同育人平臺,不斷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滿足區域及國家經濟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工程科技人才。協同育人架構體系如圖1所示。

undefined

1全方位協同育人架構體系

1.校企協同育人

為推動“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本專業所在的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在多元培養階段,探索了校企(吉利學院深圳匯邦教育)、校地(邵東縣)、校行(長沙機器人產業聯盟)三種“校企聯合培養+就業”育人路徑,構建“高校+產教學院(如吉利學院、深圳匯邦教育等能提供課程資源的機構,共同實施3+1聯合培養)+用人單位”工程教育共同體,建立課程共建共享與學分互認機制。產業學院發揮了校企合作1對多的橋梁作用;預就業讓雙方都吃了定心丸,學生學習目標明確,用人單位用心參與培養過程,改善了產與教、產與學、供與需等關系脫節的問題,提高了培養目標與產業需求的適應度。

本專業與深圳匯邦教育、東莞沃德等企業構建“校企聯合培養+就業”工程教育共同體。學院選派指導教師,企業等用人單位選派工程技術或管理骨干,共同組成“預就業過程”指導小組,對學生的專業教學、技能訓練、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環節進行指導,并納入學生的專業教學計劃,學院、學生和企業等用人單位之間簽訂“三方協議”,通過校企結合共同培養人才;從合作企業實際項目中產生畢業設計題目,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校外指導教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將生產實習、畢業實習進行整合,學生以預就業的形式,去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畢業后直接或優先進入企業就業。2018年7月,本專業15級黃雙宏、朱鼎等10名同學正式去公司參加“3+1”人才聯合培養,開啟了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2“3+1”校企聯合培養共同體

2018年12月26日,長沙理工大學舉行機械類專業校企聯合人才培養論壇(即企業開放日),旨在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交流,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推行校企協同育人,形成學校、行業、企業、社會共同發展的總體格局。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湖大艾盛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22家知名企業代表出席論壇,與機械專業專家一同,共商機械類專業校企聯合人才培養。

表1企業開放日合作企業一覽表

序號

1

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

2

湖南湖大艾盛汽車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3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

4

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

5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6

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

7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9

長沙格力暖通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10

長沙凱瑞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11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湖南馳眾機器人有限公司

14

天津英創匯智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15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16

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17

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

18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19

吉利集團

20

長沙聯晟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21

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22

唐智科技湖南發展有限公司

另外,本專業先后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湖南路橋、湘路科技等多家單位合作建設了實習基地,極大的提升了專業協同育人條件。各合作企業積極參與專業建設,就共同研究培養方案、定課程體系、編撰教學內容、組織實施實踐教學開展了大量工作。各合作企業與專業聯合開發出畢業設計課題100多個,形成了完整的技術資料,本專業與合作企業近三年聯合指導的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如表2所示。

表2近三年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論文)情況匯總

序號

年份

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

校內

指導老師

合作企業名稱

(企業指導導師)

1

2016

拉巴扎西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分配機構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2

2016

陳恒達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泵送機構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3

2016

吉時雨

7000T級自卸砂船可回收式送料裝置設計-送料架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4

2016

吳云強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總體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5

2016

徐翾玄

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除塵裝置設計

李戰慧

湘路機械(李運華)

6

2016

胡曉馗

7000T級自卸砂船可回收式送料裝置設計-龍門架與變幅機構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7

2016

謝文洪

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總體設計

李戰慧

湘路機械(李運華)

8

2016

裴小平

電容式砂石稱重計量裝置設計

唐宏賓

金碼高科(劉克明)

9

2016

楊云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回轉機構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10

2016

胡星星

靜力水準儀系統智能加液裝置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劉克明)

11

2016

裘天輝

38M內河自卸舶伸縮式皮帶機設計-伸縮系統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12

2016

代印

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冷料裝置設計

李戰慧

湘路機械(李運華)

13

2016

鄒沙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底架總成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14

2016

陳穩

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放電智能管理模塊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劉克明)

15

2016

歐友

460噸液壓靜力壓樁機起重機吊臂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16

2016

胡凱峰

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烘干裝置設計

李戰慧

湘路機械(李運華)

17

2016

王松

智能挖掘機總線式數據監控系統硬件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18

2016

梁世曉

GN1600800輥壓機驅動機構及主機架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19

2016

開俁

GN1600800輥壓機傳動機構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20

2016

錢志

直視式電子吊鉤秤控制系統設計

唐宏賓

金碼高科(劉克明)

21

2016

董書華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支腿機構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22

2016

鄒志程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臂架總體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23

2016

邱士哲

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粉料貯存與輸送裝置設計

李戰慧

湘路機械(李運華)

24

2016

廖美龍

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瀝青加熱與循環裝置設計

李戰慧

湘路機械(李運華)

25

2016

謝新華

GN1600800輥壓機液壓系統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26

2016

劉暢

GN1600800輥壓機彈性加壓及進料裝置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27

2016

張麗寶

智能挖掘機總線式數據監控系統軟件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28

2016

袁偉

460噸液壓靜力壓樁機起重機底座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29

2016

朱雄軍

新型30M整體翻轉式輸送機設計-卷揚起升系統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30

2016

阮振民

38M內河自卸舶伸縮式皮帶機設計-伸縮臂架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31

2016

舒亮

新型30M整體翻轉式輸送機設計-變幅機構與龍門架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32

2016

何柏林

460噸液壓靜力壓樁機底盤平臺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33

2016

楊共

460噸液壓靜力壓樁機液壓系統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34

2016

黃志康

LG5332THB490泵車設計開發(攪拌機構設計開發)

游小平

中聯重科(張勁)

35

2016

覃業峰

460噸液壓靜力壓樁機夾樁機構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36

2016

萬理

新型30M整體翻轉式輸送機設計-臂架與托輥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37

2016

羅天放

Win10環境下的索力儀數據處理系統開發

易繼軍

金碼高科(劉克明)

38

2016

林馳

基于單片機的物位沉降傳感器信號采集模塊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劉克明)

39

2017

李丹

數顯溫濕度測量儀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曹龍)

40

2017

李姣

公路架橋機起吊機構設計

唐宏賓

湖南路橋(曾友良)

41

2017

王豐

LG5337THBDW520混泥土泵車設計開發(臂架總體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中聯重科(張勁)

42

2017

李星帥

LG5337THBDW520混泥土泵車設計開發(攪拌機構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中聯重科(張勁)

43

2017

彭威

LG5337THBDW520混泥土泵車設計開發(底盤總體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中聯重科(張勁)

44

2017

吳棟

LG5337THBDW520混泥土泵車設計開發(總體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中聯重科(張勁)

45

2017

張同

公路架橋機前部支腿設計

唐宏賓

湖南路橋(曾友良)

46

2017

劉星宇

數顯式頻率計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曹龍)

47

2017

李凱寧

電阻式溫度信號采集模塊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曹龍)

48

2017

徐奇鋒

12米瀝青混凝土攤鋪機總體及自動找平系統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49

2017

甘章澤

無線雨量儀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曹龍)

50

2017

蔡建坤

1.7噸小型液壓挖掘機上車部分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51

2017

楊陽

公路架橋機T梁搬運機構設計

唐宏賓

湖南路橋(曾友良)

52

2017

譚壘

1.7噸小型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53

2017

劉江

1.7噸小型液壓挖掘機行走部分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54

2017

劉繼磊

12米瀝青混凝土攤鋪機螺旋布料裝置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55

2017

湯書源

12米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刮板輸送裝置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56

2017

毛威

12米瀝青混凝土攤鋪機熨平裝置設計

何志勇

高翔重工(蘇文明)

57

2017

莫宸

1.7噸小型液壓挖掘機工作裝置設計

賀湘宇

三一重工(鄧習樹)

58

2017

肖敦輝

沅江漉湖堆料場——固定式輸送機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59

2017

尚洪峰

沅江漉湖堆料場——移動式爬坡輸送機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0

2017

何璐佳

沅江漉湖堆料場——出料輸送機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1

2017

羅顯友

沅江漉湖堆料場——升降式水平輸送機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2

2017

劉潤東

沅江漉湖堆料場——進料斗與分料斗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3

2017

黎草

沅江漉湖堆料場——出料輸送機龍門架與變幅機構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4

2017

晏浩

沅江漉湖堆料場——旋轉塔臺和旋轉機構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5

2017

彭揚鴻

工程機械液壓油缸故障診斷方法研究

唐宏賓

星火機械(熊谷良)

66

2017

汪沛化

工程機械柱塞泵故障診斷方法研究

唐宏賓

三一重工(鄧習樹)

67

2017

謝廷延

沅江漉湖堆料場——平頭旋轉輸送機設計

尹來容

星火機械(熊谷良)

68

2018

楊成帥

風速風向儀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曹龍)

69

2018

江鵬

三向加速度測量儀設計

吳康雄

金碼高科(曹龍)

70

2018

朱佳涵

HBT60拖式混凝土泵的液壓及其控制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1

2018

曹蕈蕈

HBT60拖式混凝土泵的料斗與攪拌機構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2

2018

蔣旭

HBT60拖式混凝土泵的泵送與分配機構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3

2018

官永杰

2ZDG2030直線振動概率篩電機橫梁結構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4

2018

趙更上

2ZDG2030直線振動概率篩總體方案及機架結構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5

2018

謝力

2ZDG2030直線振動概率篩篩體結構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6

2018

張通

HBT60拖式混凝土泵的總體方案及機罩結構設計

游小平

中聯重科(徐建華)

77

2018

張苗

采血管立式貼標機機械結構的設計

李旭宇

通標科技(鄧剛)

78

2018

程冠禎

采血管立式貼標機控制系統的設計

李旭宇

通標科技(鄧剛)

79

2018

禹雷

采血管臥式貼標機機械結構的設計

李旭宇

通標科技(鄧剛)

80

2018

劉星

LGQY500汽車起重機伸縮機構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1

2018

羅旺

LGQY500汽車起重機總體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2

2018

羅錕

LGQY500汽車起重機變幅機構和回轉體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3

2018

鐘瑤

LGQY500汽車起重機起升機構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4

2018

穆海鵬

LGQY500汽車起重機支腿機構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5

2018

王燦

LGQY500汽車起重機回轉機構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6

2018

胡煜東

LGQY500汽車起重機起重臂架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87

2018

江春波

LGQY500汽車起重機行走系統設計開發

雷兆虹

三一重工(鄧習樹)


2.校地協同育人

本專業與邵東智能研究院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實施校地協同聯合育人。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由邵東縣人民政府與佛山廣工大研究院共建,2017年1月份成立以來。堅持“多位協同、智造未來”的發展理念,在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踐過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研究院以滿足邵東地區傳統產業升級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求為目標,圍繞機器人、工業4.0、3D打印、自動化裝備等高科技戰略產業,開展企業引進與孵化、技術研發、高端人才引進與創新人才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產學研合作、企業服務等工作。

本專業從邵東研究院的實際項目中產生畢業設計題目,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校外指導教師共同指導畢業設計。邵東研究院企業積極參與專業建設,就共同研究培養方案、定課程體系、編撰教學內容、組織實施實踐教學開展了大量工作。近三年校地聯合指導的畢業設計(論文)見表3所示。

表3近三年校企合作指導畢業設計(論文)情況匯總

序號

年份

學生姓名

論文題目

校內

指導老師

合作企業名稱

(企業指導導師)

1

2018

肖進文

打火機生產線用步進輸送裝置設計

王志安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劉朋飛)

2

2018

胡長清

打火機上封蓋篩式理料機設計

王志安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劉朋飛)

3

2018

李梓逸

成品打火機配色及插裝設備氣動系統設計

何志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牙文歡)

4

2018

劉波

成品打火機配色及插裝設備控制系統設計

何志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牙文歡)

5

2018

張曉旭

成品打火機配色及插裝設備總體及進料生產線設計

何志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牙文歡)

6

2018

張光輝

成品打火機配色及插裝設備成品插裝生產線設計

何志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牙文歡)

7

2018

牛占利

成品打火機配色及插裝設備夾取與插裝裝置設計

何志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牙文歡)

8

2018

何乾

箱包智能吊掛式生產線的工作站控制模塊設計

賀湘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劉朋飛)

9

2018

楊子豪

箱包智能吊掛生產線的總體結構設計

賀湘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劉朋飛)

10

2018

歐陽彪

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智能行李箱定位裝置

賀湘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費明福)

11

2018

陳杰乾

箱包智能吊掛式生產線的總線式數據傳輸模塊設計

賀湘宇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費明福)

12

2018

余奕

電子打火機打火電子自動裝配系統設計

陳耿彪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費明福)

13

2018

沈勝安

電子打火機面閥自動裝配系統設計

陳耿彪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徐壽春)

14

2018

匡琳

電子打火機翹板自動裝配系統設計

陳耿彪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徐壽春)

15

2018

楊陽

活動扳手電鍍自動上下料裝置設計

陳耿彪

邵東智能制造研究院(徐壽春)

3.校內協同育人

本專業依托學校和學院的“長沙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訓練中心”、“機械工程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創業服務平臺”、“匠心學堂”等育人平臺,構建了完善的校內協同育人機制。

1)長沙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訓練中心。中心為面向全校學生的機械工程實踐訓練基地(含云塘校區基地、金盆嶺校區基地)。中心現有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擁有各類實踐教學設備近300臺套,總資產達3000萬。中心每天可同時容納200多名學生金工實習,每年可為本校2800余名學生提供22萬以上實習人時數。中心2005年獲得湖南省優秀實習教學基地稱號,共享機械工程湖南省重點學科、工程車輛安全性設計與可靠性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的資源,為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等20多個專業的學生及全省大學生機械設計與制造愛好者開展創新活動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持。

2)機械工程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中心依托湖南省優秀實習教學基地“長沙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訓練中心”,創建于2008年,2013年獲得湖南省機械工程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稱號。中心在理念上,致力于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以實踐活動和創新活動為手段,理工、人文、社會學科相融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協調發展。在體系上,通過建設開放的訓練體系和創客活動服務平臺,面向全校學生,提供工業認知、基礎訓練、專業訓練、綜合訓練、創新訓練、產品開發、加工制作、管理咨詢等方面的支撐條件。在規模效益上,通過一系列的基礎建設以及常態性的“創意、創新與創業”三創活動,讓工程訓練覆蓋全校學生。在機制上,形成靈活合作的運行機制,通過學校相關院系、教師、學生、國內外企業、創客社群等的主動參與,激活中心成為一個更具創造力的學習空間。

3)校院二級管理的創業服務平臺。長沙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業園創建于2016年5月,占地面積4800余平方,設有一間閱覽室、兩間會議室、三個項目洽淡室、一間團隊輔導室、一間培訓教室,40余間工作室,目前已有48個創新創業團隊入駐,并入選全國高校創業50強。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創建于2015年12月,以機械工程訓練中心為主體,目前有F1方程式賽車隊、本田節能賽車隊、“飛思卡爾”智能賽車隊、智慧型電動汽車隊、工業機器人團隊、一團隊和長沙精達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入駐。

4)匠心學堂。本專業所在的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借鑒書院模式開辦匠心學堂,給師生賦予雙重身份,打造從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從校內到校外、從實體空間到虛擬空間的多維育人平臺,充分發揮教師、輔導員、朋輩、校友、家長等要素的協同效應,搭建多主體參與、多形式呈現、多場域運作、多層面影響的育人立交橋,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3匠心學堂實施方案

2.2.2.2 推進協同育人的具體措施

1. 成立協同育人組織機構

本專業在學校教務處及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成立了機械類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協同育人工作委員會,對學院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機制和基地建設及運行進行指導和決策支持,協調統籌校企、校院、學院與基地、學院內部各層面在基地建設和運行的方案、制度和方法等方面的指導、咨詢和決策支持工作,負責審核基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規劃、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指導基地培養計劃、課程體系、教學師資及內容建設,監督基地的人才培養過程,評價基地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基地同時通過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接受長沙理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政策引導和支持。

工作委員會設主任二名,一名主任由學院院長擔任,另一人由知名企業總經理擔任,設副主任三名,一位副主任由學校任命,另二位副主任由知名企業總經理擔任,負責基地的建設及日常運行與人、財、物管理。基地設置辦公室和協同育人工作委員會統籌資源共享與分配,校企合作企業各安排一名專家進入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工作委員會,委員會秘書由基地辦公室主任兼任。工作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管理制度、組織方法的制定,落實協同育人人才培養過程管理,包括校外實踐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等工作的具體實施,制定適應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師資及內容,組織實施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過程,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及時向主任及指導委員會匯報建設和運行情況,以便獲得指導和決策支持。

2.協同育人制度建設及合作協議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和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就業者的創新精神、冒險精神、執行力、責任感和團隊合作意識等個人素質。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企業需求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人,即通過一系列的校企合作及創新創業相關的教學實踐(創新訓練項目、創新實踐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全面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與能力,使之具有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提升其作為創新創業者的就業力。高校的優勢在于豐富的人才資源,但缺乏對市場需求的了解,而企業直接面向市場,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校企合作可以將高校與企業的優勢進行互補,符合高校開展協同育人教育的需要,對實現教育資源整合,加速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因此,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著力于建設協同育人課程教學平臺、模擬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和全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并特別注重引進合作企業資源,形成以合作企業為中心的資源共享機制,主要資源共享形式可歸納為:1)引進企業人力資源,充實協同育人教育師資;2)依托企業物力資源,建立實習實踐基地;3)借助企業科技資源,提煉學生雙創實踐項目;4)引入企業文化資源,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文化。

學校統一制定了《長沙理工大學校企聯合培養基地建設與管理規定》、《長沙理工大學深化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暫行)》《長沙理工大學創新創業獎學金實施辦法》等有關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的文件。

學院自身也加強了管理制度建設,起草了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的各項管理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及管理辦法、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制度、關于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創新創業教育規范化管理的實施意見、實習實踐經費管理辦法等、實習安全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教育安全保障制度和長沙理工大學課外學分管理辦法、協同育人和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考核與評價的有關規定、協同育人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獎勵辦法等質量考評制度。

同時、學院成立了院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其主要職能包括:貫徹落實教師教學發展的政策、法規與措施;研究教師教學發展問題;創建優良的教學文化,引領教師自主發展;開展教學培訓、教師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教學競賽、教學督導等工作,為教師教學發展提供咨詢服務。

此外、學院成立了院大學生學習指導中心,旨在面向全院本科生,整合各類學習資源,通過開展個體輔導、團體培訓、專業講座、項目指導等形式的活動,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的學業需求,解決學生學習與發展問題,為學生提供學業規劃咨詢、學業過程指導、專業基本情況及就業前景咨詢、學術研究、學習方法幫助、學習狀態評估、職業規劃等服務和支持。

2.2.2.3 協同育人的實施效果

通過協同育人的實施,促使我校機制專業能快速適應現代社會的職業環境,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或者進一步讀研深造的機會。自 2015年以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每年就業率在穩步提升,而且考研人數和成功率也在逐年增加。2015—2018年間,機制專業有多人考上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知名學校的研究生。機制專業的就業率達到平均 92%以上,超過了學校的平均水平。經過幾年的努力,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如本專業阿迪力獲得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其“切糕王子”的創業事跡被CCTV等多個頻道、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聚焦報道。近3年本專業有170人次獲校級以上各項獎勵,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43項,其余校級大學生課外科技立項100余人次。實踐證明,專業開展把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及“三三四”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有積極作用。學生良好的學科背景,扎實的專業水平以及較高的綜合素養極大地提升就業競爭力,收到社會和行業的一致好評。

三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