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感恩·講誠信·踐于行
誠信與感恩,作為一種處世思想與哲學,在每個時代都顯得尤為重要。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爭做一個講求誠信的人,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和諧與美好。
古語有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又云:“言必信,行必果。”可見,自古以來,誠信與感恩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萬千中華兒女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
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感恩,誠信與感恩之風質樸淳厚,歷史悠久。它們早已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而到了現代,誠信與感恩仍是人們生產生活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無論你身處何方,從事什么職業,講究誠信心懷感恩的人總是更受歡迎,也更成功。而一個人一旦失去誠信,不思感恩的話,就必將走向孤立,為世人所唾棄。
感恩是愛和善的基礎,我們雖然不可能變成完人,但常懷著感恩的情懷,至少可以讓自己活的更加美麗,更加充實。而感恩是需要學習,需要培育的。西方的父母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求他們寫感恩日記,感恩陽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給予微笑和愛的人。生活當中,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別人認可的,也許這在當時會成為心中的糾結。但是,在經歷過后,仔細想想,歲月的洗禮才能讓自己逐漸走上成熟。這個時候,要感謝那些曾經讓自己成長的人,是他們讓我們走向成熟睿智。學會感恩,收獲別樣的人生。
《孝善·微國學》有這樣一段話,“誠實,是一面鏡子。一切矯揉造作、虛假偽裝都會露真相、顯原型。若你覺得羞恥而將鏡子打碎,那么,人格也會破碎不堪,裂痕難復。”有些人認為“誠實就是老實”“誠實會吃虧”,仿佛誠實是一套過時的、陳舊的、酸腐的說辭。甚至還有這樣的說法:“沒逃過課的大學不完整”、考試作弊、學術抄襲、簡歷注水……這些,難道是大學生該做的?如果按照這些所謂的大學生應有的形象去做,怎能被人相信,怎能在社會中“立”?誠乃是天道,如書中說道,“誠實,才是真實;真實,才可踏實;踏實,才能結果實”如果行得正,何須怕誠實那面鏡子。如果能在這面鏡前正衣冠,何愁不能結果。
誠信,讓我們成就自己;感恩,讓我們收獲更多人生風采。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參與本次系列活動,并通過活動提高自己的誠信和感恩意識。只有常懷感恩心,爭做誠信人才能讓我們在社會中站穩腳跟,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