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能談戀愛嗎?談,該怎么談?不談,又該怎么度過大學生活?當你看完以下五句話,或許心中自有答案。
第一句話:大學校園戀愛,談得好是“雙贏”(但不多),談得不好很可能是單方失利,或者給彼此留下一輩子的“痛”,即“雙輸”。
實際上,多數人在讀大學期間沒有戀愛經歷,多年后的人生伴侶,是大學期間戀愛對象的也并不多。我個人認為,不具備條件(無心儀對象,不了解對方品性家庭健康,等等)的暫時不談,應把注意力放在個人發展上,即學習、綜合素質提升上。只有當而遇有志氣相投,品性互賞,相互心儀,對戀愛對雙方都有促進的才可以談。而已經確立戀愛關系,但中途認識到雙方不合適在一起的,則要采取理性措施,妥善終止戀愛關系,以免對雙方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第二句話:學業與戀愛可以兼得,但如只能選其一,當首選學業。
對于絕大多數同學來說,自己畢業后的工作、薪資水平,與在校期間的學習是有關的,個人學業不佳,素質沒有得到發展,未來的工作、生活質量自然不會高。相反,在校期間綜合素質得到充分拓展的人,未來在社會、職場上的競爭力自然強。一個素質優良、工作好、積極上進的男生女生,還愁找不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嗎?
第三句話:可以戀愛,不可同居。
當今高校周圍周末情侶房反映出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確實或多或少存在,相較于男生,在失戀或者做人流后,女生在生理、心理上受到的傷害都更為嚴重。因此,男生在校期間要學會對女友負責,不要蠱惑女友到校外合住,女生在校期間要學會愛自己,不要主動或被動跟著男生到校外同居。
第四句話:可以戀愛,不可寡友。
很多同學找了男女朋友后,每天兩個人都相處在一起,和室友、班級同學的交往越來越少。這種“單一交往”模式,嚴重切斷了人的正常社會交往,造成社交能力下降。而從人的生理(視覺疲勞)和社會屬性(群居特點)來看,都不難預測,這種“單一交往”模式不可能持續太長時間,能持續到畢業、甚至畢業走上社會以后的,幾乎鳳毛鱗角。
第五句話:不談戀愛,大學生活亦可別樣精彩。
人生有太多有意義的事情可做,愛情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愛情是需要獨立的經濟能力去保證的,大學生理應以學業為先,兼顧愛情,為幸福儲備。 當然,誰都年輕過,誰都有情竇初開的時候,愛情也是美好的,從生理上、心理上,大學生都有“愛”與“被愛”的渴望和需求,但有的人表達自身需求時比較“成熟”而收獲甜美愛情,有的則比較“隨意任性”而嘗盡苦果。站在青春愛情的門檻前,請同學們都好好想想,期待愛情的你,準備好出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