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造紙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讓人擔憂的是造紙行業的核心技術——二氧化氯制備技術一直被國外公司壟斷。不服氣的王雙飛決定跟外國企業"掰手腕"。
2006年他開始“大型還原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開發及其在紙漿無元素氯漂白中的應用”項目研究。由于二氧化氯氣體具有毒性,且容易爆炸,因此做實驗時需要穿戴全套防護服,試驗過程中既要有承受爆炸的強大心理,又要耐得住防護服下的長時間悶熱,同時還要眼明手快、心細如發。回憶當年的實驗過程,王雙飛感慨:“二氧化氯的實驗室探索是刻骨銘心的磨難過程!”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王雙飛的座右銘。課題攻堅,他啃最硬的骨頭;每次發放科研獎金,他都把自己這份與團隊共享;他主持的課題均以團隊名義報評獎項……科技成果不能束之高閣,王雙飛在研發關鍵技術的同時就敏銳地將科技成果產業化事宜提上日程。缺資金、缺場地、缺人脈……王雙飛使盡渾身解數掃清“攔路虎”。
1999年,王雙飛與廣西大學三名教授組建團隊,共同創建了博世科,致力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二十多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博世科堅持以建設綠色生態環境為己任,從廣西的微型科創公司蛻變成站在行業前沿、布局全國、逐夢世界的大型環保上市集團,構建了覆蓋環保全產業鏈的服務體系,技術與產品遠銷東盟、東歐、西非、南美等,公司于2015年成功上市。
多年來,王雙飛院士率領團隊展開耗時十年的“造紙與發酵典型廢水資源化和超低排放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大幅提高了廢水回用率,解決了廢紙制漿行業的瓶頸問題,這一技術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近30年的壟斷,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王雙飛院士1995年博士畢業后進入廣西大學,此后一直扎根廣西,致力于造紙清潔生產與環境治理的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應用。多年來,王雙飛院士帶領科研團隊,自主創新紙漿高效二氧化氯漂白和高純度二氧化氯制備技術與裝備體系,解決了我國紙漿清潔漂白的“卡脖子”技術難題。該成果于2009年開始產業化推廣,2012年首次實現了我國二氧化氯制備成套技術與裝備出口海外,打破了國外跨國公司的壟斷,成果已在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應用,已成為國際上該領域的主流技術,市場占有率超過八成,2019年該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