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引進國(境)外優質教學資源,拓寬研究生國際學術視野,學校今年首次實施了研究生“海(境)外優秀學者授課計劃”。
9月4日-9月7日,應長沙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邀請,臺灣地區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在云塘校區理科樓B413進行為期3天的授課和交流,授課名稱為:Bio-Sensor Technology,學院青年教師、2018級、2019級全體研究生近100人參加了此次課程的學習和交流。
授課開班儀式上,學院院長劉其城對賴朝松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賴教授情況進行了介紹,并鼓勵和要求同學們積極參與課程的學習和討論。
授課期間,賴教授圍繞Basic of Sensors, Physical Sensors, Chemical Sensors,
Biosensors四個部分內容進行闡述,講授傳感器的原理,測量方式及應用場景,從工程實際出發,通過成熟的產品和案例進行分析,向學生們展示實踐操作的遠程直播,圖文并茂地講解生物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實際應用情況。

賴教授正在授課
賴教授的講授生動有趣,教學方式新穎。授課過程中常引用生活中例子幫助大家理解問題;把同學們分成8小組進行討論,鞏固上課內容;課后布置作業并認真批閱,耐心細致的答疑解惑。
賴教授對問題的分析深入淺出,嚴謹的科研態度,豐富的知識儲備,給在場師生留下來深刻的印象。授課結束之后,課堂內響起熱烈的掌聲,教師和研究生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希望今后有更多精彩的授課計劃。

分組討論交流
(物電學院供稿)
授課人簡介:
賴朝松教授分別于1991年和1996年在臺灣交通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6年,加入新竹納米器件研究所,從事SOI器件研究。1997年加入長庚大學,并分別與2001年和2006年成為副教授和全職教授。賴朝松教授的研究領域涉及:MOSFET器件特性與可靠性、Flash存儲器、高k介質和金屬柵結構、生物傳感器等。2001年至2002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FinFET器件訪問研究。2007年至2013年,擔任長庚大學電子工程系主席和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生物傳感器組組長,從事生物晶體管應用相關研究。自2012年起,擔任長庚大學工程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擁有12項美國專利和60項臺灣專利,發表超過150篇SCI論文,200篇會議論文,20個國際邀請報告,2本著作章節。賴朝松教授是多個SCI期刊的重要嘉賓編輯(Leading Guest Editer),包括: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2010年), Nano-Scaled Research Letters (2011年), and Solid-State Electronics (2012年), and Nano-Scaled Research Letters (2014年)。1997年獲得Lam研究獎(Lam Research Award),2001年獲得電子器件與材料協會的杰出獎(Distinguished A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