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已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具有優良的辦學傳統。設有汽車工程系、機電工程系、機械設計系、測控技術與儀器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等5個系和實驗中心、機械工程訓練中心,以及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汽車交通事故防治及鑒定技術、質量與可靠性和維修、智能交通與車路協同技術、輕量化新材料等5個科研和科技服務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11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9人,博(碩)士生導師54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1人;教師隊伍中有湖湘學者特聘教授2人芙蓉學者特聘教授1人,全國交通系統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專家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8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學院擁有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另擁有機械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項目管理3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F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學生1950人、研究生165人。
“機械工程”學科是湖南省重點學科,“十二五”驗收為優秀,建有“工程車輛安全性設計與可靠性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車輛輕量化與可靠性技術”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道路災變防治及交通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綠色汽車”湖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特大口徑電站閘門”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工程”湖南省實踐教學示范中心,“機械工程”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汽車工程”湖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中聯重科”湖南省大學生優秀實習示范基地。
近五年來,學院承擔了各類課題10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項、國家863項目3項,學院教師參與或主持的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其他省部級獎勵10余項。獲得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140項,出版學術專著20部,發表科研論文9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IP三大國際檢索工具收錄的有270多篇。
學院按照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需要,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科建設,增強科研能力,與時俱進,乘勢而上,積極承擔起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責任,積極開展重大科學技術攻關和科技服務,為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學院網站:http://www.hugaofeng.com/pub/cslg/jgsz/yxsz/qcyjxgcxy/
l 本科專業介紹
080202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迫切需要大量有志青年投身其中。本專業在湖南省和交通行業享有盛譽,是國家管理專業、湖南省特色專業、湖南省“十三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通過了國際認可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擁有湖南省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訓練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專業實驗室和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緊密結合的實踐條件。
培養目標:培養基礎寬厚、實踐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視野開闊、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使學生在機械工程相關領域內,具有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能力。
就業前景:畢業生就業面廣,可從事機械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及經營管理等工作。主要就業在先進制造、機器人集成應用、機電一體化產品開發及交通施工等企業。長期以來本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3以上。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液壓傳動、機械制造裝備設計、機電傳動控制、數控技術、現代工程機械、機械化施工管理、工程機械電液控制、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等。
080207 車輛工程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現代社會對汽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汽車工業的發展正期待年輕一代的加入。本專業在全國汽車行業享有盛譽,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湖南省特色專業,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設備齊全的湖南省汽車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和湖南省汽車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級實驗師3人。在汽車設計與制造、汽車安全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可靠性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學素養與工程實踐能力,要求學生掌握車輛工程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并且成為具有汽車設計、制造、試驗、汽車改裝設計等能力的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后能從事與車輛工程有關的汽車設計、制造、試驗、汽車改裝設計、檢測等工作以及科研和教學工作。由于我校的汽車類專業歷史悠久,畢業生在用人單位表現出色,為本專業在社會上打造了良好的社會聲譽,近五年來畢業生供需比均在1:3以上,一次就業率在97%左右。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 、材料力學、機械設計、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汽車構造、發動機原理、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電子技術、汽車制造工藝學、汽車CAD/CAE/CAM、汽車試驗學等。
080208 汽車服務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是我校最早開辦的專業之一,由汽車運用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專業演變而來,本專業研究汽車使用階段的技術與管理問題。本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在全國100多所開辦本專業高校中排名前四,在全國交通運輸行業與汽車行業享有盛譽。本專業依托學科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設備齊全的湖南省汽車工程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和湖南省汽車虛擬仿真實驗中心。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高級實驗師3人。在汽車可靠性、汽車安全、汽車運行與維修、汽車售后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力。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學素養,掌握汽車服務工程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解決汽車服務市場實際問題基本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就業前景:本專業學生畢業后能從事與汽車有關的技術管理、使用、營銷、保險理賠、檢測維修、評估、汽車改裝等工作以及科研和教學工作。主要就業在大中型汽車運輸企業(如客運公司、物流公司、公交公司等)、汽車制造企業、汽車檢測站、保險公司、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銷售企業、交通運輸管理部門等單位。本專業歷史悠久,畢業生在用人單位表現出色,在社會上打造了良好的社會聲譽。2015年,我國汽車保有量1.72億輛,年產銷2300萬輛左右,汽車服務市場人才需求巨大。本專業的畢業生近五年供需比均超過1:3,一次就業率在96%以上。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測試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發動機原理、汽車維修工程、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運用、汽車檢測技術、汽車營銷學、汽車保險學等。
080301 測控技術與儀器
本專業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高級實驗師2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學素養,掌握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具備精密儀器設計制造以及測量與控制方面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面向機電測控系統,兼顧電力系統及儀表,偏重自動檢測與控制中儀器儀表應用,集計算機技術、測量技術和控制技術與一體,突出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交通、電力等行業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測量檢測,測控儀器與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和管理等工作,主要包括:智能交通系統研發;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與開發;自動化監測、控制或生產系統的設計開發、運行管理;工業機器人、生產過程自動化檢測與控制系統的開發研究、設計制造以及生產運行管理;汽車電子產品研究與開發;機電產品精度分析與質量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教學研究工作。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傳感器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信號分析與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熱工測量技術及儀表、PLC控制技術與應用、精密測控與系統、智能儀器儀表、虛擬儀器設計。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專業系機械工程目錄下專業,依托機械、汽車、新材料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迫切需要大量有志青年投身其中。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1人,其中5位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是一支科研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年輕而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此外,本專業擁有1000平方米以上裝備優良的校內專業實驗室和10余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能提供優良的學生實習與實踐條件,為日后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理論基礎,具備材料加工與成型工藝、裝備及過程控制、現代成型技術等專業知識,能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材料成型工藝與裝備的設計和制造,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就業前景:該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廣,能在機械、汽車、電子電器、輕工等眾多行業從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質量檢測等方面工作。可報考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研究生。一直以來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3以上。
主要課程:機械設計與制造基礎、材料科學基礎、金屬工藝學、工程材料及應用、金屬塑性成形原理與工藝、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金屬成型過程計算機模擬分析、聚合物成型過程計算機模擬與分析、先進成型技術等。
l 就業深造
主要就業單位 |
部分深造院校 |
中車集團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科學院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復旦大學 |
廣汽集團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一汽集團 |
四川大學 |
中建集團 |
中南大學 |
中鐵建集團 |
天津大學 |
中交集團 |
華南理工大學 |
美的集團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格力集團 |
北京科技大學 |
遠大集團 |
湖南大學 |
山河智能 |
上海交通大學 |
|
同濟大學 |
(排名不分先后)